首页基础部简介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政治工作精品工程
 
部 机 关
部领导 政工办公室
教学科研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
教 研 室
外国语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教研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中心实验室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当前位置: 首页>>机构设置>>教研室>>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教学实验中心
2009年04月27日 11时49分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是我校“211工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为了适应教改需要,在原来机能和形态实验室的基础上,于1999年正式列编成立。由机能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多媒体仿真模拟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组成。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配置有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Nikon自带光源双目显微镜、冰箱、恒温箱、离心机等常规的教学设备,还配有膜片钳、厌氧菌培养箱、-80℃冰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电泳仪、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特殊实验室设备,可供教学科研之用。仪器设备总值640余万元。实验室安装有多媒体投影仪、闭路电视系统和一百多台微机,已建成的局域网通过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连接,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传送以及播放各种多媒体教学节目等。目前,承担 1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覆盖 6个专业,年接受8000人次1874学时。经过九年的建设研究与实践,在实验教学体系、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以人为本环境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建成了教育理念先进、实验设施完善、实验装备精良、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队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我中心秉承“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思想,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实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出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了由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部分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具有一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是第四军医大学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成功保证;主编《实验基础医学》、《基础医学概论》、《医用机能学实验技术》等教材12本,其中《基础医学概论》荣升为国家级教材;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及对外开放式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益,实现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的资源共享,对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对校内外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建立了文献综述、综合实验、实验设计方案、完成设计性实验情况各占部分分数的成绩评定方法,使实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50篇,学生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21篇,包括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发表一篇,申请校级课外科研课题12项,部分学员荣获“校园十杰青年”、“校长奖学金”;获陕西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顺利通过军队“三重”实验室检查;作为我校“211工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顺利通过“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是我校承担国家教委医学本科生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校国家教学特等奖的获得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以及总部首长和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肯定和好评,健康报、解放军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做了报道。面向新世纪,实验中心正以基础部学科优势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实验中心建设成国家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培养一批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科室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邮政编码710032
电话 +86-29-84774766

基础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邮编: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