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部简介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政治工作精品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教育国际化>>正文

对军校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2010-07-21 11:32  点击:[]

中心实验室  尹文

所谓教育国际化是指超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限将教育的视野从自己的国家扩展到其他国家直至整个世界。具体的说,教育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国际化,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三是教育合作的国际化。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走国际化的道路。日本政府早自上世纪中叶就提出“以国际化观点进行改革是关系到日本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拿大教育署于1990年就要求“国内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组织目标之一”。可见高校教育国际化已经形成全球共识,作为四医大人,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才能加快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军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国际化不可能照抄地方院校,必须走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一、培养适应军队发展的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高校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要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高校教师的国际化有两条途径,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直接招聘知名专家教授和有一定水平的青年才俊,也就是引进人才为我所用,这条途径周期短、效率高。香港科技大学是靠引进人才和快速国际化的典型代表,该校建立于1991年,至今只有19年的历史,但是它已成为最国际化的大学之一,全球排名在第60名,优于香港大学(第69名)和香港中文大学(第96名)。它的成功主要是靠引进,从世界35个国家聘请了450名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其中95%拥有博士学位。目前香港科技大学的MBA教育水平已居于亚洲第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管理各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走出去是要把学校的科技人员、研究生,尤其是青年教师送出国门去进修培训,这条途径周期长、效率低、对于学有所长、达到相当水平的学者,往往又不愿回归。对于我校来讲,由于是军校,具有特殊性和保密性,请进来只能限于国内,因此教师的国际化只能采取走出去培养。尽管我校近些年来选送科技人员出国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国际化还相差较远。与日韩等国家的教师队伍和科技人员相比,我们选送人员在国外培训时间较短,只有两年左右,出国交流人员比例太小,土生土长教授较多,因此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和在校内采用英语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借鉴日韩经验,有计划的选送、批量的选送和反复选送科技人员出国交流是一个符合我校实际的、加速我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二、走军校特色的教育国际化之路

教育是否国际化,美国《新闻周刊》提出的标准有三项:开放性、多样性和研究成果。具体地说有六个条件:①论文得到最广泛引用的各领域研究者的数量;② 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③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论文引用指数(前三项占50%的评分);④外国教授和外国留学生人数的比例;⑤学生与教授的比例(④、⑤两项占40%的评分);⑥图书馆藏书量(仅占10%的评分)。作为军队院校,由于服务对象主要部队,其从事的教学、科研和医疗等工作对外有一定的保密性,不可能都与国际接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军队院校很难国际化,因为我们不可能直接招聘外国教授和留学生,也不可能把所有高等级成果都公开发表。必须承认目前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军队院校的冲击更大,但是我们不能悲观坐等,要化不利为有利,要制订相应的对策。对军校来说,我们应当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精品战略和阳光治校,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规格、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到学校的管理等,要积极的、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名校的发展经验和模式,结合我校实际,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走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之路,国际化发展之路,坚持平战结合、军民两用的发展方向,坚持否定、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不断的提升我校的成果等级和育才水平,从而加速我校的国际化进程。

三、我校本科教育的模式要国际化

本科教育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国内很多大学讲的多,讨论的的多,实施的少。其实就本科教育模式来讲,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际名校的经验,结合我校实施的精品战略和精品课程,创造出既有国际化,又适合军校本科教育的新模式。我们常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学生必须自学课程内容。国际名校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课堂讨论式教学,学生提问题,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讨论。如果学生没有预习和自学,也就不可能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影响其课程结业成绩。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内因,教员要通过内因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作为大学生,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课本上的内容没有多少看不懂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学生课前根本不预习,希望轻松学习,等待教员课堂讲解,其实这是懒惰和依赖,教员的满堂灌在某种程度上了促进了这种轻松和懒惰。自学既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方式, 也是现代最值得提倡和推行的学习方法,是在任何教育体系中, 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把课堂讨论正式纳人教学计划, 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方法,是美国哈佛大学于1904年首创的,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教学模式被国外大学普遍采用,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具有多样性。对于我校,可以探索结合讨论式教学和精品课程,如果是两个学时,可以探索用一个学时来讨论,学员提出问题和发言的情况记入课程成绩,也迫使学员深入自学,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当然,讨论式教学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课程知识要烂熟于心,还要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为了逐步靠近和实现国际化,必须有一定的学时用英语讲解和讨论,并建议课程主要应由高级职称和高年资讲师完成。

总之,加快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我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高和统一认识,并高度重视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尽快实践和付诸实施,创造出适合我校国际化发展的精品模式,使我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早日达到国际水平。

关闭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基础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邮编: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