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础部简介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政治工作精品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教育国际化>>正文

外语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2010-06-25 17:10  点击:[]

     外语教研室教授 葛广纯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创新又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既能立足于本土又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参与全球的人才与学术的合作与竞争的程度与质量,已经成为决定这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先声。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而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化的地位。2010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高等教育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走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是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教育国际化在我校的开展是我校办学新思想、新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发展教育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推进教育改革的时代理念,是一种提升育人质量的全新方式。教育国际化在我校的开展同时也是“精品战略”在医学教育上的生动实践,是支撑和促进我校“精品战略”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必然选择,是把四医大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必由之路。建设“国际先进”的大学,就必须具备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国际先进的教育内容,必须具备国际先进的教育管理机制。要实现“国际先进”的建设目标,我校的教育就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只有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氛围,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型军事医学人才。

在实施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外语无疑是国际交流的基本语言工具,外语教育因此在教育国际化建设中是基础的基础。在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国际性课程建设需要外语作为媒介,进行国际交流需要外语作为基础,加强国际合作研究需要外语作为手段,探索国际合作办学需要外语作为支撑。面临教育国际化新形势,四医大的外语人必须深刻认识到外语教学在我校培养国际化人才中的责任和作用,必须深入思考如何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型、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为核心,基于我们已有的力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当好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开路先锋和实验基地,发挥好“牵绳递杖”的作用,从而助推其他学科加速实现国际化进程。外语教育是学校教育国际化赖以完成的重要教育基础之一,也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和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国际化对外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我校的教育国际化,四医大的外语人必须以“培养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和国家军队发展需求的一流医学人才”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改变外语教育目标只侧重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局限,加快外语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教育产品“国际化”的步伐。

在推进我校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外语教育要把握教育国际化的完整内涵,引进优质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先进教材、优秀教师等教育资源,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管理思想固化在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中,构建起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本土化相互支撑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系。要采用国际高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提高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认真做好选派优秀人才出国留学、进修、访学,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积极引进海外学成归来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到我校工作,聘请外籍教师从事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一方面使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另一方面也促使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外语教育的国际性素质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外语教育要有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者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者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和文化素质培养。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是个工具性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但除此以外,外语教育更具有社会性意义。外语教育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是改变思维方式,扩大认知领域,提高综合素质的言语技能的教学。从这一点出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性意义的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其外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还会包括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因此,外语教育不应再固守工具学科的堡垒,而应更多地重视语言的社会性意义,在语言学科课程的综合化和整体性上有所突破,将作为内容的语言和作为工具的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分强调分割式、部分性的语言技能训练方法,按照人才的国际化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实现从基础语言能力培养到专业化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从单纯语言技能培养到人文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转变。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我校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院校要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并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外语教育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命上必须承担其历史责任。外语教育必须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跨文化教育,加强教育的国际化,提高教育国际合作水平,创出一条“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外语教育国际化道路。

 

 

关闭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基础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邮编:710032